今天是:2025年8月14日 2025年8月14日

0471-6920251

0471-3664877

0471-6960324

0471-6920457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休息 (节假日另行安排)

养生保健
    • 养生保健

    • 用药常识

    • 特色疗法

    二维码

    养生保健 首页 - 中医特色 - 养生保健

    糖尿病如何影响肾脏?揭开“甜蜜”背后的无声杀手

    发表时间:2025-07-25 阅读次数:60 文章字数:1839 字体:A+ A- 【关闭】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肾衰竭)的首要原因。理解其发生机制,对于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核心元凶:长期高血糖。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是损害肾脏的根本原因。这种损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关键途径发生:

    1.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

    肾小球:肾脏的基本过滤单位,由一团细小的血管(毛细血管)组成,外面包裹着特殊的细胞(足细胞),共同构成滤过屏障。

    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直接毒害构成滤过屏障的细胞(尤其是足细胞)和结构(基底膜)。足细胞损伤、脱落,基底膜增厚、结构紊乱,导致这个“筛子”的孔径变大、电荷屏障破坏。

    后果:原本应该保留在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开始泄漏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损伤的关键标志)。随着损伤加重,漏出的蛋白越来越多。

    2. 肾小球内高压与高滤过:

    糖尿病早期,肾脏为了排出体内过多的糖分,会增加单个肾小球的血液流量和过滤压力(肾小球内高压)。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代偿意义,但长期的高压和高滤过状态本身就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系膜细胞(支撑血管的细胞)。

    后果: 导致肾小球硬化(毛细血管袢塌陷、被疤痕组织取代),有效过滤面积减少,肾功能逐渐丧失。

    3.  系膜基质扩张与硬化:

    高血糖刺激系膜细胞增殖,并产生过多的细胞外基质(一种支撑物质)。

    后果:系膜区逐渐增宽、硬化,挤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进一步阻碍血流和过滤功能,加速肾小球硬化。

    4.  肾小管间质损伤:

    滤过的糖分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负担加重,小管细胞在高糖环境下也容易受损。

    肾小管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瘢痕形成),波及周围的肾间质。

    后果:肾间质纤维化是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病理基础。

    5.  其他协同“帮凶”: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本身就会损伤肾脏血管,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它与高血糖形成恶性循环,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最强推手之一。

    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脂血症)等糖尿病相关的代谢问题,会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一步损伤肾脏细胞。

    糖基化终产物:长期高血糖导致体内产生大量异常蛋白质(AGEs),这些物质沉积在肾脏组织,刺激炎症因子释放,加速组织损伤和纤维化。

    氧化应激:高血糖环境下产生过多的自由基,超过机体清除能力,攻击细胞膜、蛋白质和DNA,造成广泛损伤。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渐进性):

    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常规可能检测不出,需特殊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升高(高滤过期)或正常。

    临床期:

    显性蛋白尿: 尿常规检测出蛋白(+到+++),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导致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且更难控制。

    水肿:由于低蛋白血症和肾脏排水能力下降。

    晚期:

    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

    贫血: 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电解质紊乱: 如高钾血症。

    最终走向终末期肾病: 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关键在于预防与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早期是可防可控的,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下降往往难以逆转。因此:

    1.  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石。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  严格控制血压:极其重要!通常目标值比普通高血压患者更低(如<130/80 mmHg)。首选药物常为RAS抑制剂,它们不仅降压,还有独特的肾脏保护作用(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

    3.  控制血脂: 使用他汀类药物等。

    4.  定期筛查: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每年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这是早期发现肾损伤的关键。

    5.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糖尿病饮食,出现肾病后需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低蛋白饮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限制盐分。

        戒烟: 吸烟是明确的肾脏损伤危险因素。

        规律运动。

        维持健康体重。

    6.  药物保护:除了RAS抑制剂,新型药物如SGLT2抑制剂在大型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显著的心肾保护作用(能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下降),已成为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糖尿病通过长期高血糖及其引发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损伤滤过屏障、造成肾小球高压高滤过、促进系膜基质增生硬化、诱发炎症氧化应激等),协同高血压、代谢紊乱等因素,一步步蚕食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早期发现(定期筛查微量白蛋白尿)、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合理使用具有肾保护作用的药物,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策略。




    文字:肾病科

    初审:张莉

    编辑:何萨楚日

    校对:贾素维 张翌

    复审:闫龙

    终审: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