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 2025年4月30日

0471-6920251

0471-3664877

0471-6960324

0471-6920457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休息 (节假日另行安排)

养生保健
    • 养生保健

    • 用药常识

    • 特色疗法

    二维码

    养生保健 首页 - 中医特色 - 养生保健

    科学防控 远离“疼痛之冠”

    发表时间:2025-04-16 阅读次数:22 文章字数:1232 字体:A+ A- 【关闭】

           每年的4月20日被定为“世界痛风日”,这一日期的选择源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时即被定义为高尿酸血症。这一全球性健康日的设立,旨在呼吁公众关注高尿酸与痛风的危害,倡导科学管理与精准防控。  

    一、痛风的现状与危害

    1. 年轻化趋势显著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群体日益年轻化。数据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约1.77亿,痛风患者近1500万,其中近60%为18-35岁人群。甚至有8岁儿童因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导致急性痛风的案例。  

    2. 高尿酸≠痛风,但危害深远

    仅有9%-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但长期高尿酸可引发多系统损害:  

    - 关节损伤: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致关节畸形、痛风石形成。  

    - 脏病变:尿酸性肾病、肾结石及肾功能衰竭风险增加。  

    - 代谢与心血管疾病: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  

    二、痛风的科学防治策略

    1. 急性期:快速止痛与规范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需在24小时内启动抗炎治疗:  

    - 一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秋水仙碱或短期糖皮质激素。  

    - 误区警示:抗生素对痛风无效,因痛风属无菌性炎症;盲目忍痛可能加重关节损伤。  

    2. 缓解期:长期降尿酸治疗

    - 药物选择: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排泄的苯溴马隆。新一代URAT1抑制剂(如AR882)通过靶向机制降低尿酸,兼具安全性与疗效,目前处于全球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 治疗目标:血尿酸应长期控制在<360μmol/L(有痛风石者<300μmol/L),避免波动诱发急性发作。  

    3. 生活方式干预:防治基石

    - 饮食管理:

      - 避免: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酒精(尤其啤酒)及高果糖饮料。  

      - 推荐: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每日≥500g)、低升糖指数谷物及足量饮水(每日≥2000ml)。  

    - 运动与体重:适度运动(如游泳、快走)结合缓慢减重(每月0.5-1kg),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  

    - 作息与保暖: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关节保暖以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  

    三、突破与展望:痛风治疗的新进展

    1. 创新药物研发

    近年来,痛风治疗领域迎来多项突破:  

    - URAT1抑制剂:如AR882通过长效抑制尿酸重吸收,减少肾脏负担,临床试验显示其可缩小痛风石并降低急性发作频率。  

    - 生物制剂与免疫调节:针对Th17/Treg细胞失衡及肠道菌群的研究,为痛风治疗提供新靶点。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急性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如四妙散),缓解期结合针灸、艾灸等改善代谢。中西医协同可减少药物副作用并提升疗效。  

    3. 智能化管理

    便携式尿酸检测仪普及,使患者可居家监测尿酸;互联网医疗平台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支持。  

    痛风并非“不治之症”,但需终身管理。2025年世界痛风日的主题“精准防控,畅享生活”正提醒我们:通过科学认知、规范治疗与健康生活,每个人都能远离“疼痛之冠”,拥抱无痛人生。  





    文字:肾病科

    初审:张莉

    编辑:何萨楚日

    校对:贾素维 张翌

    复审:闫龙

    终审:赵立新